当教练出现心理问题 怎么办?
本文字数|3173字
高科技时代,教练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不稳定境况,从业者的心理健康也遇到了巨大挑战。孤独、易怒、焦虑、失眠、酗酒……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教练的心理问题,并试图找到解决办法。
一张张写满失落和沮丧的脸庞,对着裁判和记者怒发冲冠。
心理学家克洛伊·勒普兰斯(下图)告诉我们,这是显而易见的心脏问题和肌肉疼痛。“从数据统计角度来说,大多数教练心理健康状况堪忧,他们的身体语言已经传递出了这样的信息。”作为体育科学博士,克洛伊教授已经为法国足协的教练研究中心工作了4年。起初,这还不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;如今,越来越多教练决定正视现实、敞开心扉。
危机四伏
今年2月,前巴萨主帅哈维对《法国足球》透露,自己经历过一种极度紧张的局面。“有时你根本没法好好休息,一天24小时都处在焦虑之中。”执教巴萨3年,让这位西班牙中场大师承认:“享受教练这份工作,是极度困难的。”
去年离开朗斯、执教尼斯的弗兰克·艾斯,也曾在接受采访时承认,夜晚对于很多教练来说越来越难熬。“(2024-25)赛季开始后,我在对摩纳哥的法国杯比赛中被罚下……如果休息时间更充分,我认为自己不会有那样的过激反应。”
大牌教练也不好过。很多人都记得,上赛季欧冠曼城主场被费耶诺德3比3逼平后,瓜迪奥拉把自己搞破相了。赛后新闻发布会上,头顶、面部满是抓痕的西班牙名帅表示:“没啥可说的,我就是想让自己痛苦。”
长期以来主要围绕球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讨论,终于涉及到了教练领域。在我们联系的近30名教练中,只有不到10位愿意探讨这个话题。一位执教过多家法甲俱乐部的名帅表示:“我还是决定不谈论这个,尽管你们的话题让我感到触动。”已经转行当经纪人的前教练伊丰·普利昆分析道:“对于俱乐部高层来说,心理问题,会被视作教练的弱点。”曾执教波尔多和马赛的埃利·鲍则补充道:“教练必须永远是最棒的,他们只能独自面对一切,不敢展示出自己内心的脆弱。”
对此,克洛伊博士有另一种解释:“长久以来,教练们都不会允许自己去跟别人谈论这个话题。”而去年12月被圣艾蒂安解雇的奥利弗·达洛利奥强调道:“因为我们挣得很多,所以必须背负这样的压力。”越是觉得自己地位特殊,就越不喜欢人们的抱怨和批评。
封面:2025世俱杯冠军切尔西
海报:切尔西&帕尔默
转行当心理医生的前教练丹尼斯·特罗奇表示:“我还没有听说过教练自杀的案例,这是很幸运的事情。他们中多数人曾是高水平运动员,这会起到一些积极作用,但仍旧有些人最终只能靠酒精和烟草来麻痹自己。”克洛伊证实道:“作为心理医生,我没有见过哪位教练完全发疯,但有些人的身体和精神已经完全崩溃了。”
唯一愿意与我们对话的现役教练,是法乙波城俱乐部的主帅尼古拉·于萨伊,他觉得这不算什么禁忌话题。“多谈论这些,或许能让教练们得到更深层次的心理关注。去年11月,我结束了一场长达4年的心理治疗,这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。”
于萨伊认为,一些预兆性的信号,是应该得到警惕的。前卡昂主帅帕特里斯·加朗德回忆说:“当你坐在主帅位置时,并非总能意识到自己遇上了麻烦。我永远记得执教生涯经历的那些艰难时刻,比如在卡昂为保级而战时。有段时间,我感觉自己的专注力和耐心都下降了,头脑不够清醒,身体上也更容易疲惫。”
尼古拉·于萨伊(图左)
积压与控制
国际体育研究中心(CIES)一份调查报告显示,2022-23赛季全球60个顶级联赛中,56.9%的教练丢掉了帅位。埃利·鲍告诉我们:“当年经常会有从事橄榄球或手球教练工作的朋友来拜访我,并问我办公室里为什么有个行李箱。我对他们说:‘只需要带上自己的文件和电脑,我就能拎包走人。’这是一种转移压力的方式。但总地来说,这在情感上是巨大的负担。”
前马赛主帅认为,媒体、俱乐部高层、球迷和球员都是压力的制造者。“足球教练,是世界上最艰难的岗位,因为一切都会让你意识到,你就是个靶子。”执教过多支法甲球队的克里斯蒂安·古尔库夫补充道:“有些俱乐部的主席完全不懂得接受失利,只要输球,他就会第一时间质疑我。”
哈维从教时间不长,但对此也是深有体会。“大家可以给出自己的意见,说球队哪里没有做好。但说球队是灾难,说主帅对足球一无所知、没有经验,绝对是难以接受的。执教巴萨初期,有些人就这样评价我,而且攻击每天都在。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何在?对我来说,这是完全不公正的。想象一下,如果我每天都说你不是一个称职记者、写的文章很烂、说话的语气不好、采访提问很失败……你还有信心干下去吗?没人明白,执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。”
拥有40年执教经验的老古尔库夫提出了一个观点:现在没人会容忍失利。“最近几年不断下滑的雷恩就是一个例子。体育世界,总会有输家和赢家,但因为财政压力,人们忘记了这个规则。只要不赢球,投入就会减少,然后进入恶性循环……”
教练的学识,不是球队成绩可以简单、直观反映出来的。克洛伊教授研究后表示:“当教练的活力下降,几个月后,球队成绩也会滑落。这不是教练的错,但只要战术家们出现心理问题,就会对球队的表现产生负面影响,哪怕他自己没有意识到。”
职业足球领域,教练永远不属于自己。就像加朗德说的那样:“我们要不停地处理各种事情,每天早上先给教练团队开会,然后指挥球员训练。这是一种精力上的损耗,而且每周都要重复。”这些日常事务,严重侵占了教练的个人生活。克洛伊教授反复强调“激情来源”的重要性,达洛利奥喜欢冥想和画画,于萨伊酷爱健身,埃利·鲍经常骑车或练瑜伽……短期效果总是不错,但只要在一家俱乐部待久,形势就会变糟。
谁都知道控制情绪的重要性,但多数教练坦陈,自己很难做到。一点点意外,就可能成为爆发的导火索。今年3月,里昂对布雷斯特的法甲比赛,葡萄牙教练保罗·丰塞卡与主裁判发生激烈冲突,结果被禁赛9个月!为了从根源上避免这种失控,于萨伊决定接受心理治疗。“主要是为了控制情绪,排解受到不公待遇后的苦闷。我不可能变成圣人,情感还是要宣泄,但需要多一点控制。”
对抗孤独
一旦站在场边,教练就是决策者和领袖,自然容易失控。埃利·鲍回忆道:“有一次,助手在比赛中给我安了个测量心跳的仪器,直接干到160了!”哈维也表示,他作为教练承受的压力,是踢球时的三倍还多。“球员的压力,可以由11个人来承担,而主教练总是非常孤独。你的团队里可以有15、甚至20名成员,但没人会代替你成为被炮轰的目标。”
加朗德补充道:“作为主帅,你必须照顾所有人,但没人会照料你。从来没人问我怎么样,是否需要帮助,睡眠好不好,按时吃饭没有。”
很多情况下,被解雇的教练会看着自己的助手接班,从而导致关系破裂。另外,这个职业也会影响个人生活。哈维告诉我们:“出租车司机会跟我谈论周末的比赛,我跟妈妈打电话也会聊些更衣室的事情,孩子学校的家长也一样。作为球员,我可以偶尔与工作断开关系;但作为教练,这是完全不可能的,尤其是在巴萨。这严重影响了我的睡眠质量,也是巨大的情绪消耗。”对此,埃利·鲍感同身受:“这是一份强迫症职业,你和家人的关系,也会因此发生改变。”
根据法国足协的相关研究,家庭、朋友和职业圈子的关系质量,是影响教练生命力的关键因素。正如于萨伊所说:“瓜迪奥拉的个人生活变故(今年年初与妻子离婚),对曼城更衣室构成了很大影响。”令人难过的是,教练们很难完全摆脱这种消耗巨大的生活,否则就会感受到更大的痛苦。
老古尔库夫表示,自己绝对不会看刚离开的球队的比赛,因为容易产生悲伤情绪。“你对球队完全投入,他们却在质疑你的工作能力,甚至人品。”加朗德2022年夏天离开第戎后,感受了两个月的巨大空虚。“浑身没劲,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,而且睡不着。有一天,我看了一篇关于卡米耶·拉库尔(法国游泳名将,5次夺得欧洲冠军)的报道,看着他讲述自己的沮丧,我才意识到自己也在经历同样的事情。大概用了5、6个月时间,我终于走了出来……我甚至无法解释自己当时的感受。”
尽管巴萨俱乐部有心理医生,但哈维依然发出了疑问:“为何不让这样的专业人士直接进入教练组?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某些状况。比如,他会对我说:‘哈维,你太紧张了,平静一些。’”对此类问题不那么敏感的,是一些岁数更大的教练,他们主要是靠经验来保护自己。路易斯·恩里克2023年执教巴黎圣日耳曼之后习惯性“听不见批评”,64岁的古尔库夫,则会用自己对足球风格的信仰抵御这些压力。
最近十年,法国足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,一直在对教练员进行相关培训。从业者对此都很敏感,所以探讨要有更大的自由度。教练之间会讨论这个问题吗?加朗德给出了否定答案。“这属于不能说的部分,但解决问题的关键,恰恰是要说出来。”克洛伊教授补充道:“教练培训班上,一些学员会讲述他们的经历,然后对我说:‘说出来之后,感觉自己就不那么孤独了。’这种培训和安抚需要持续,课程结束后,我也会尽量跟他们保持联系。我对他们说:‘走出课堂,大家也是朋友,可以彼此之间打个电话,不要感到自己很孤独。’”
本文作者:吕克·埃兰克斯
编译:向波
本文原载于第918期《足球周刊》
J9九游会游戏平台
随着朱雨玲在2025年w tt美国大满贯赛中获得女单冠军,很多年轻的球迷才开始重新认识到朱雨玲。其实朱雨玲也曾经是中国女乒的绝对主力队员,早在22岁的时候就曾经获得过世界杯女单冠军,世界排名也曾经到达过世界第一!当时的朱雨玲一度被视为中国女乒继丁宁之后又一位领军人物,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着非常强劲实力...